港人不懂「斷捨離」儲物逾100個月 日本人只存8個月
發布時間: 2018/06/08 18:12
港人有幾「斷捨離」?一項調查發現,香港及台灣人士,會將物件存放超過100個月,才會捨棄或轉贈;相反,日本人平均只會存放物件約8個月,盡顯日本人「斷捨離」的心態;《斷捨離》一書日本原作者山下英子指出,日本人學習「斷捨離」是希望整理家中物件與家居空間,反之,香港與台灣人學習「斷捨離」是希望首先控制物慾。
香港北區青年商會聯同日本那霸青年會議所、以及台北市四海國際青年商會,於3月12日至4月11日分別在香港、日本及台灣進行網上問卷調查,了解三地市民對「斷捨離」的認識,以及比較他們選擇捨棄物件取態的影響,共收集到946份有效問卷,由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團隊作分析。
調查比較香港、日本、台灣三地,對物件存放時間與閒置物品的原因,結果發現,港人在購置物品後,無論使用過與否,平均存放在家中的時間,達107.11個月;而台灣人的平均存放時間為101.01個月;反之,日本人平均只會將物年存放在家7.83個月。
調查又發現,港、日、台三地均有逾50%被訪者表示,沒有處理或捨棄長期沒使用的物品,是由於覺得該物品有機會於將來使用;亦有逾20%香港人及台灣人表示,沒有處理物件是的原因是「不想丟掉」,但日本只有5%。
《斷捨離》作者山下英子認為,香港與台灣的人與日本人對「斷捨離」的理解不同,香港與台灣人學習「斷捨離」是希望首先控制物慾;而日本人學習「斷捨離」是希望整理家中物件與家居空間。
北區青年商會會長黃潔盈表示,網上購物愈見普及,市民大眾更易購買不必要的物品、造成浪費或囤積,有見「斷捨離」概念在三地受到廣泛報導,他們因此籌辦「從心捨離」工作計劃,透過比較三地購物及儲物習慣,引起大眾反思自己與物件的關係。「從心捨離」的目的,是希望將「斷捨離」這種透過整理物品去整理心靈的生活態度,讓社會大眾重新思考生活的「需要 」與「想要」。
想知更多處理物品的妙法,請看: